我看到有人分享的视频,坐着船只,穿梭在宽阔的运河,前往的地点是 水上市场。途中,会看到一座佛祖的巨大塑像,所以决定去看看。
我乘坐蓝色线捷运,这也是前往Iconsiam 的捷运。抵达Tha Phra,这是蓝线总站,如果要去别的路线,就必须更换捷运。
我离开了捷运站,骑着自行车前往Wat Praknam 的方向。我骑在行人道,转入了小路,这里就是老旧的住宅区,都是木屋。有的就打开门做生意,不过好像是老店了,平时应该也不多顾客;有的屋子也重建,看起来就是比较现代化;当然有的木板门紧闭着,看起来已经很久没人住了。
途中,我看见了一间相似中药店的老店,于是就停下来询问。我以华语向老板询问,然后又指手画脚的,希望老板明白。可是老板却说,我想要的药没有。我看着橱窗的盒子,原来都是空盒子。老板是潮州人,我又乱说一通。老板在这里已经快五十年了,是道地的曼谷人。老板还说这里是老区,许多年轻人已经到外面购买房子。当然也有选择改建房子,继续留下来。曼谷也会时常面对闪电水灾的问题,虽然这一区很靠近运河,可是却是安全区。巧合有人来询问老板,我就离开了。
来到泰国好几次,遇到了年纪较大的当地人,看似华人的脸孔,我就会询问他们。有的就会以方言来和我交流,多数都是说潮州话,然而我那不流利的潮州话,却让我无法好好地和他们沟通,当然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要多了解他们在这里的生活。我发现在不同的地区,他们的籍贯也不一样。曾经在普吉岛度假的时候,遇到了当地的华人。他们可以以华语和福建话沟通,甚至可以唱华语歌曲,因为有的华人是从槟城来到普吉岛,然后选择落地生根,甚至还建了华校。
可惜的是,许多都是上了年纪的华人,他们才能够掌握自己的方言,然而,年轻的一代,我就不曾遇过。
我继续路程,小路没什么人,所以可以慢慢地骑。途中看到一座寺庙,也发觉附近的烟囱,我想这里就是火葬场。在泰国的一些寺庙,从早期开始,不但是让信徒膜拜的地方,有的也是火葬场。在吉兰丹的泰国寺庙,有的也有火葬场,让佛教徒可以进行火化仪式。
寺庙的佛殿关着大门,这就是一般的寺庙,所以就继续往前骑。
骑了不是很远,很快就来到了另一座寺庙。这是一座靠近运河的寺庙,这里的寺庙就比较多人。这里就有好几座的建筑物,除了主要的佛殿,还有其他比较小的佛殿,供奉了不同的神明。
我走到河畔看看,水里有许多鲶鱼。有的信徒也可以买鱼饲料,然后拿去喂养在水里的鲶鱼。这些鱼算是信徒放生的,有的是被居民饲养的。有的信徒还拿着饲料,然后喂养在觅食的鸽子。
这里还有人把鳝鱼装置在水桶,让信徒拿去放生,可能是付了善款。信徒拿着鳝鱼,就站在河畔,然后不断地诵经,再把水桶里鳝鱼放倒一个已经准备好的滑梯,鳝鱼就直接滑入运河里了。
我走到佛殿里看看,许多信徒在膜拜,还有一位僧人在帮信徒诵经祈福。我虔诚拜拜,然后就离开了。
今天应该是节日,还有不少的信徒来到寺庙膜拜。当然也有游客,不过就非常很少。我向附近的小贩询问Wat Paknam 的地点,老板告诉我必须过桥,附近就是了。
于是,我就推着自行车过桥。在桥上,可以看到运河很长,至于通往哪里就不知道了。我看着来来往往的船只,都是游运河的游客。我发现泰国人也很有做生意的头脑,一条运河虽然时常会泛滥,可是也制造了商机。不管是运河还是湄南河,它们就是和曼谷人的生活息息相关,甚至刺激了旅游业,带动了泰国的经济。
过了桥,我就往前骑,看到了一座很小的华人寺庙,也没看到信徒,可能就是让附近居民膜拜的寺庙而已。
要去Wat Paknam,会看到老旧的木屋,然后又必须过桥。过了桥,就可以看到许多人,还有简单的咖啡摊位,可以让游客歇息一会儿。我随着大家,走进了寺庙的入口。
来到了寺庙,看到许多游客,当然也有许多信徒,甚至也有来修行的信徒。我先走到佛塔看看,进入佛塔之前,都必须先拖鞋,然后可以放在鞋架上。附近还有几座建筑物,其中一座应该是佛像,而且被网围着了,可能是在进行维修或是提升工程。
这座寺庙可说是一个著名的旅游胜地,看看游客的人数,而且是来自不同的国家。加上当地人和其他地区的泰国人,使到寺庙非常多人,而且很热闹
我走进佛塔,佛陀的底层是一个大厅,还摆着许多椅子,可能会进行活动。这里看起来就是非常庄严的大厅,可以让僧人和信徒们进行诵经仪式。由于是新的一年,不难看到许多寺庙都在进行欢庆仪式。
走上第一楼,这里就是展览厅,摆设了许多橱柜。这里摆设的物品非常多,许多橱柜都装置了不同类别的物品。每一个放了许多僧人所使用的物件,有的还放了许多古物。在另一个角落,还可以看到僧人的塑像。
所展示的展览品,相信是花了很多时间,也花了很多的人力,甚至金钱去准备了。
我继续走上楼,这里是佛殿。中央的佛塔,大灯会,呈现了青色的佛塔。抬头一看,还有许多佛祖的画像,金光散射的柱子,还有天花,形成了美丽的殿堂。许多信徒在佛殿膜拜,有的就拍照打卡。
这里可以走到佛殿外的走廊,大家可以在走廊看到附近的情景,当然也包括了附近的佛像,只是越过一条小桥就可以到对面的寺庙。
我离开了佛塔,就走到另一个建筑物。佛祖塑像在进行提升工程,完全看不到佛祖的塑像,真的很可惜。不过,还可以到附近的寺庙看看,有的信徒就选择膜拜祈福。
可能是假日的关系,可以看到许多信徒在膜拜,有的还拿着礼品,让僧人诵经祈福。有的信徒还在佛殿求签,就如华人寺庙一样,求签问事。
这里虽然吸引了许多游客,不过倒是有些失望,因为所期待看到的巨大佛像在进行工程。
我离开了Wat Praknam,就到下一个寺庙-Wat Khun Chun。这里的范围不是很大,可是却可以看到好几座寺庙。过了桥,又是另一座庙。信徒都在点香拜佛,非常虔诚。有的游客是乘坐电召车或是摩托来,选择参观这一带的寺庙。
参观了Wat Praknam,恰好寺庙就是在运河旁。吸引了许多乘坐船只的游客,可以在不同的视角看到佛像。加上船只可以行驶在运河,然后通往其他的地方,甚至是到水上市场,也算是经济效应了。
我在这里歇息一会儿后,就骑着自行车离开了。骑到了大路,就骑到捷运站,然后乘坐捷运过河,到下一个捷运站。我选择在Saphan Taksin 站下车,其实这里就是河边,还可以在这里乘坐游轮。
我骑到附近的寺庙,随意看看后,这里也会装饰一番,相信也会进行欢庆仪式。由于天气太热了,我也不再逗留就离开了。
其实附近还有一些景点,不过有的距离比较远。我选择到唐人街附近的捷运站,然后趁着捷运回到旅馆的附近。
我发现曼谷的捷运站虽然很方便,但是有的地区是无法到达的,有的还必须转车,甚至必须改搭其他的交通工具。当然,可以乘坐电召车就更好,可是也会面对塞车的问题。
这一趟来到曼谷,算是熟悉了一些捷运的路线。许多我想去的地方,也算是去过了,当然更远的就选择放弃了,因为真的很不方便。